探讨RAG技术、AI代理及AI伦理挑战
11月6日,工信部对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意见稿)公开征求意见。
工信部在意见稿中对新型储能提出发展目标,即到2027年,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,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,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,实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,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-5家。工信部指出,面向数据中心、智算中心、通信基站等用电量大的用户,推动配置新型储能。
意见稿强调,高安全、高可靠、高能效、长寿命、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。产业主体集中、 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,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。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,标准体系、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更加健全。
工信部再次提及对于储能安全的重视。意见稿中关于发展目标内容显示,新型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升,热滥用和过充电不起火、不爆炸,实现新型储能电站电池模块级精准消防,保障全生命周期使用的安全可控。
工信部提倡,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更好满足电力、工业、能源、交通、建筑、通信、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,为推动能源革命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物质保障。
意见稿还指出了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性。
其中,面向中短时、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、多应用场景需求,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,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、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。加快锂电池、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,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,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。推动钠电池、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。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,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。
此次意见稿还提及,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。这是国家部门首次提出该说法。
关注公众号
立刻获取最新消息及人工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