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mpt创作者李继刚

发布时间:24-12-29

李继刚 1993 年 9 月至 1997 年 6 月在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学习,1999 年 9 月至 2002 年 6 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金融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。他还曾表示自己从研究生开始坚持阅读,每年阅读 50-100 本书,阅读范围涵盖哲学、文学、技术等多个领域,广泛的阅读为其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职业生涯与成就

  • 早期工作经历:李继刚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一家软件公司的研发部,负责 AI 语言处理算法的开发。
  • Prompt 创作成名: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,尤其是 Prompt 在 AI 应用中的重要性不断攀升,李继刚开始专注于 Prompt 创作,并因其 “公文笔杆子” 和 “汉语新解” 等系列 Prompt 声名鹊起。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对 AI 的深刻理解,也体现了对汉语的独特见解,成为众多 AI 从业者争相模仿的对象。
  • 理念创新与突破:李继刚提出了 “压缩表达” 的新观点,认为精准的用词能提升大模型的输出质量。他将自己的表达压缩到极致,用简洁的词汇开启大模型的解压过程,诞生了全新的 Prompt 极致压缩写法风格,如 “汉语新解”“类比之弓” 等作品中的核心词汇,均体现了这一理念。
  • 行业影响与地位:李继刚被誉为 “Prompt 之神”,在国内 AI 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其创作理念和作品推动了 Prompt 领域的发展,引领了行业的新趋势,也为众多 AI 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范例。

对 Prompt 的理解与贡献

  • 深化 Prompt 定义:李继刚指出提示词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输入框,而是用户与 AI 之间的桥梁,其本质在于 “意图” 的表达,以及 “人类认知与 AI 计算之间的对话”。
  • 总结创作技巧:他强调 “清晰表达” 是 Prompt 创作的核心,提出了 “read in. prompt out.” 的理念,还分享了 “分配角色”“给出示例(few-shots)” 和 “思维链(Chain-of-Thought)” 等基本技巧。
  • 推动行业发展: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分享,李继刚让更多人认识到 Prompt 的重要性和潜力,促进了 Prompt 在 AI 应用中的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,对推动 AI 技术与人类的更高效交互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公众形象与社会影响

李继刚在公开场合的演讲和分享,总能引起广泛共鸣,激发许多从事 AI 工作者的思考与反思。他强调知识与思考的重要性,鼓励年轻人探索新的思维方式,理解技术与人文之间的联系,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保持创新,其成功也反映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人类智力的尊重。

好文章,赞一下
6956
采购咨询
供应咨询
182227059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