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RAG技术、AI代理及AI伦理挑战
近年来,常常出现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和智慧化、数智化这些词汇,国内以华为、BAT为代表的巨头天天高唱“数字化转型”,海外以IBM、微软、英特尔等公司都在纷纷提出“数字化重塑和转型”等概念,同时,AI、5G成为了热词,那么如何区分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和智慧化呢?
信息化以现代通信、网络、数据库技术为基础,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,供特定人群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,使用该技术后,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,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。
信息化实质是通过搭建业务系统,把线下手续转为线上工作流程,把纸质公文和文档转为电子文件,并让相关人员了解“业务现在什么情况”、“流程进展到哪”等动态业务信息。
信息化并未改变现实业务的逻辑,企业思维模式依然以现实世界为主,只是将传统业务模式从线下搬到线上交由IT系统来完成,通过信息化手段,把优化后的业务流程进行固化、自动化,并提供业务决策支持。
数字化是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,构建一个全感知、全场景、全智能的数字世界,在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映射基础上,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,对传统管理模式、业务模式、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,实现业务成功。
数字化的本质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业务转型,是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一场业务、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深度变革重构,技术是支点,业务是内核,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。一方面经济新常态和竞争的加剧,要求企业优化或转变现有管理、业务或商业模式;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令企业能够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,更加便捷、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,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,让基于数据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,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新的管理、业务或商业模式成为可能。
智能化是指,事物在网络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,把繁琐的工作通过数字化处理,或基于数据化直接调用或指导到工作,将人需要付诸的精力和所需的理解减至最低。具有“拟人智能”的特性或功能,例如自适应、自校正、自协调等。智能化侧重点在于工作过程的应用。
智能化的基本逻辑是,采集事物运行数据,对其历史规律进行数学建模,通过计算预测和监测对比,反向指导或控制事物运行。至于数学建模,无论使用简单的回归分析,还是流行的机器学习甚至神经网络(即人工智能AI),都先要学习足够多历史数据。
智能化的本质是系统具有感知、分析、决策和执行的能力。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区别在于最终决策谁来做。
智慧化就是升级版的智能化。就是人机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角色最优化,取长补短、优势互补,除了必要的计算机知识、数学算法外,还应把哲学、心理学、生理学、语言学、人类学、神经科学、社会学、地理学......等等融为一体。
智慧化与智能化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能否可以自我学习提升、不断进化和迭代升级。
当下的智慧系统指的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,实现互联网向物理世界延伸,互联网与实体网络融合创新,实现系统的状态感知、实时分析、科学决策与精准执行,进一步达到自主决策和学习提升,拥有一定智慧能力的现代系统体系。相对智能而言,智慧多了一项自主决策和学习提升的能力。
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,不是三个递进的发展阶段,而是因为智能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,过去想做却做不了的,现在能做到了。但是智能化是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数据化最终的目标,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数字化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完成的。信息化是从业务到数据,数字化是从数据到业务。通过数字化,建立技术与业务的对接。
随着时间的积累,信息系统中保存了大量的数据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,可以实现精益管理的目的。从以前的拍脑袋决策变为靠数据决策。比如淘宝店主,通过对历史上销售情况的分析,就知道什么款式什么颜色,什么价位的衣服,更适合什么样的用户,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产品来达到增加销量,提高利润,节省成本的目的。
数字化是信息化的高阶阶段,是信息化的广泛深入运用,是从收集、分析数据到预测数据、经营数据的延伸。数字化脱离了信息化的支撑只不过是空中楼阁。
数字化并不会脱离信息化。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,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。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,对企业的运作逻辑进行数字建模,指导并服务于企业的日常运营。
智能化是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数据化最终的目标,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智能化是数字化的进一步延伸。它是指我们的系统或硬件,它具有某种智能,能够智能地识别人类的需求。例如,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提供用户想要的产品,还可以分析用户的特点,提供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产品。许多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也能识别用户的指令。当然,机器或系统的智能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通过学习大数据来训练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智能。
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5G、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应用日趋成熟,各种应用场景探索的不断深入,数字化转型所依赖的技术和体系正在逐渐成形。
智慧化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系统或者具体的设备具备了智能,而是从整个系统层面,具备了某种智慧。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智慧城市这个概念,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,人、设备、网络,成了一个整体的生智慧生态系统。
我们应该顺应技术发展规律,深入相应的的垂直细分行业,结合政策要求及发展趋势,挖掘行业痛点及需求,利用高新智能技术和产品,通过数字化手段,在政府、企业、军队三个方面实现赋能,以“产品+方案+服务”的方式推进客户的数字化转型,共享数字红利。
关注公众号
立刻获取最新消息及人工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