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RAG技术、AI代理及AI伦理挑战
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收官,这次大会简直是一场 AI 盛宴,各行业的创新成果让人眼前一亮!
医疗健康:AI 重塑诊疗新生态
中医智能化新突破
中国企业研发的砭石 AI 中医四诊仪在大会上吸睛无数。它把中医的 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 智能化,通过广角摄像头精准捕捉舌象,能自动识别舌形、舌色等关键信息,深度分析患者体质倾向,即时生成数字化舌诊报告。3D 结构光摄像头全面捕捉面部色泽、斑点分布等特征,再由 AI 算法关联面部与脏腑健康状态。其配备的 96 通道压力传感器阵列,精准模拟中医师指法,智能测量 16 种经典脉象。通过智能语音交互,主动构建针对性问题链挖掘症状信息。3 分钟就能完成体质辨识,生成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,为中医诊断效率提升和推广助力,现场体验感超棒,在展区吸引了众多观众排队体验。
多病早筛与精准诊断
阿里达摩院发布的 “平扫 CT+AI” 多病早筛 Agent,利用门诊和体检常用的平扫 CT 影像,凭借 AI 识别病变,可筛查多种癌症及慢性疾病,为全球 2000 万人次提供服务。像有位 33 岁患者因肺炎拍平扫 CT,AI 准确提示其胰腺肿瘤,后经病理证实,及时手术切除原位癌得以治愈。中山医院与企业合作研发的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,锁定 73 种胸部异常为目标病种,收集 40 多万份胸部 CT 影像数据,能自动检出肺结节、骨折、肺气肿等常见异常,诊断准确性领先。在一次现场挑战中,有 AI 辅助组医生借助智能体,一键检出胸部异常,整体效率比无 AI 辅助组提升 25% ,让影像科医生拥有了 “超级助手”,大大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。
急危重症智能救治
蓝想数科的 “数字孪生临床医疗暨 LAN - AI Agents 急危重症专科智能体”,针对急危重症临床的信息孤岛、资源失衡、流程协同等问题,通过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,为医院急诊、手术、重症场景带来智能化变革。已在上海某医院急救中心实证,能打通 120 急救平台、急诊信息平台等七大系统,构建 “上车即入院” 模式,让某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到手术时间缩短约 10 分钟,提高抢救成功率。
心理健康创新探索
上海音乐学院的 “‘WFS+AI’智能音乐疗愈舱”,通过脑电波、量表评估、面部表情识别等多维数据,实时生成个性化 “音乐处方”。舱内交互式声音数据经智能化计算,为体验者打造虚拟现实声景音疗环境,为心理健康领域开辟新方向 。
无人机:低空经济的智能翅膀
仓储物流新能手
京东物流首次亮相的飞狼 JDX - 03 仓储无人机,能在无 GPS 信号的室内精准飞行,搭载不同摄像头,高效完成高位货架巡检、库存盘点,提升仓库自动化管理水平。它配合长续航电池,可快速覆盖大面积仓库区域。还有载重 15 公斤的飞狼 JDX - 50 和更轻快的飞狼 JDX - 20,分别适用于偏远地区配送和城市商圈即时配送,京东物流无人机已在多地开展运营试点 。
具身智能:开启人机协作新时代
商汤 “悟能” 平台
商汤科技发布的 “悟能” 具身智能平台,以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,为人形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赋予强大感知、导航和交互能力。现场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搭载该平台,能生动讲解 PPT,自然流畅地回答问题,还能理解、生成、编辑真实世界,实现空间交互。比如在讲解 “长安的荔枝” PPT 时,语言风趣幽默,自动翻页并能进行阶段性小结 。
腾讯 Tairos 平台
腾讯发布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平台 Tairos “钛螺丝”,为机器人本体与应用开发商提供大模型、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,通过云端仿真环境等功能,解决机器人研发中数据、训练等全链条难题。在腾讯展区,搭载 Tairos 的宇树人型机器人 G1 能当 “导游”,人居环境机器人 “小五” 能与观众拥抱互动 。
教育:国产大模型引领新范式
首款自主可控的教育垂类大模型 ——“启创・InnoSpark 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” 重磅发布。它基于国产千问基座自研,专为教育场景打造。当学生上传数学题,它不会直接给答案,而是抛出十几个引导性问题,还调用画图工具辅助,帮孩子理清逻辑。该模型凝聚三大核心突破,在价值观引领、创造力培养和个性化学习方面优势显著。经第三方测评,其在多个关键要素上超越了通用大模型。今年 9 月备案完成后,将开放教案设计、作业批改等核心功能,成为教师的 “智能伙伴”,助力学生告别机械刷题。
工业制造:AI 驱动效率革命
钢铁行业智能化先锋
宝信软件的 “钢铁大模型” 实力非凡,斩获 SAIL 奖。作为国内首个全场景工业大模型,它覆盖钢铁制造 105 个典型场景,关键工序覆盖率超 85% 。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,能替代钢厂高危岗位,大大提升生产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。
物流枢纽全域智能进化
西井科技全球首发 Q - Tractor P40 Plus 升级版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,续航长达 200 公里,5 分钟就能极速换电,专为空港、工业园区等场景打造。同时推出的 Hymala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,集多种能力于一体,加速智慧物流从 “单点智能” 迈向 “全域智能” 。
气象:AI 助力灾害预警
上海推出的 “雨师” 模型能清晰刻画雷暴单体立体结构,将强对流天气预警时效提前 15 至 45 分钟 。“扶摇” 聚焦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,把气象预报更新频次提升到 10 分钟级,精细程度深入街镇一级 。中国气象局的 “风” 系列模型让短、中、长期预报预警精准度显著提升,3 分钟内就能生成未来 15 天、25 公里分辨率的全球气象预报产品 。开幕式发布的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 “妈祖 (MAZU)”,其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已在 35 个国家和地区试用 。
华为算力:AI 算力的强劲引擎
昇腾 384 超节点震撼亮相
华为在大会首次线下展出昇腾 384 超节点(Atlas 900 A3 SuperPoD),由 12 个银色计算柜列队组成,通过华为自研 MatrixLink 总线技术,实现 384 颗 NPU “全互连拓扑”,任意两颗芯片通信时延压减至 200 纳秒,带宽比传统集群提升 15 倍 。其算力规模达 300PFlops,内存总容量 4608GB,是英伟达方案的 4.6 倍,内存带宽每秒 3.2TB 。用它训练 7180 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,比英伟达 GB200 NVL72 系统快 23%,成本低 40% 。
华为云昇腾 AI 云服务赋能行业
基于 CloudMatrix 384 超节点的华为云新一代昇腾 AI 云服务已在芜湖、贵安、乌兰察布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全面上线 。该服务具备吞吐突破性能强、主流模型覆盖多、专家并行效率高、规模灵活等特点,能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,单卡 Decoding 吞吐达到 2300Tokens ,沉淀 160 + 主流模型 ,首创大规模专家并行方案 。已助力新浪 “智慧小浪” 推理交付效率提升 50% 以上,支撑硅基流动每天为 600 万用户提供高效推理服务等 。
关注公众号
立刻获取最新消息及人工咨询